-
量子通信漏洞多,外国安全机构都看在眼里
去年初,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成功破解“量子通信”的论文在互联网上曾激起了一片浪花。接着就是去年年底的这篇国际团队的论文,对量子通信安全性的质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两篇重磅论文都把矛头对准了量子通信的发射光源,而量子通信光源系统存在多种严重的安全隐患。[全文]
-
三星新款手机“量子加密”?完全是商业炒作
韩国三星与运营商SK电讯一起,在5月14日推出了全球首款量子加密智能手机“ Galaxy Quantum”。在“量子袜子”、“量子内裤”、“量子小镇”等概念臭大街的时候,竟然还有人要不屈不挠地蹭“量子”热点,三星看来也是技止此耳。[全文]
-
《密码法》保护的不是我的密码?
个人用来登录的是口令而不是密码,密码系统是一种用于保护口令等各种敏感信息的加密解密的技术手段和协议。前者是被保护的客体,而后者是保护前者的一整套技术手段,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新诞生的密码法不仅与统一管理“网络密码”毫无关系,即使对“密码技术”也不是要一统天下。[全文]
-
密码法,给量子通信工程定好了规矩
量子密码技术向上没有资格成为国家的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向下又没有能力参与商用密码的市场竞争,量子密码就是不上不下的半吊子技术。这些年来,量子通信工程一直在打擦边球,依仗政府的全额拨款做着所谓的商用化产业化的工程项目。[全文]
-
高考改革一定要把物理放进去
我觉得一定要在高考的成绩里面把物理放进去,并不是因为我是物理出身,我就老是要讲把物理放进去,不是这么回事情。物理在日常生活上面可以说是最没用的东西。最有用的是化学,或者更有用的是生物或者计算机,都没有错。但是在训练学生时物理很有用。[全文]
-
哈佛因招生歧视亚裔被告,这事不简单
不久前,北京宣布高考改革方案并在国内引起争议,而哈佛大学因招生过程中歧视亚裔首次被告上法庭也在美国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和媒体的讨论。我们邀请到了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徐令予老师,在编辑部用1个小时的时间从哈佛招生官司谈起,比较并评论中美两国高等教育、人才选拔中的一些问题。[全文]
-
5G让万物互联,安全问题更大了怎么办
从5G的安全标准化进程来看,真正意义上的5G互联网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目前各国正在试建的5G网络实际上只是4G的网速增强版,使用的安全技术和标准也完全是4G的延续。关于目前试建中的5G移动网的宣传存在不少夸张和忽悠的成分。[全文]
-
爱因斯坦,又是你对
2018年5月,S0-2到达离黑洞最近的位置上,超级黑洞周围的时空弯曲导致S0-2辐射光线产生引力红移。对S0-2引力红移的精确测量,再一次验证了在特殊条件下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爱因斯坦,又是你对![全文]
-
18岁华裔少年挑落量子霸权
可实用的量子计算机还在未定之天,而必须运行在量子计算机上的一个重要的量子算法对经典电子计算机又不具备任何速度优势。由此可知,在可预见的未来量子计算的实用意义不宜过分夸大,用量子计算机的威胁作为现阶段工程建设的决策依据更不合适。[全文]
-
哈佛摊上事了,终于公布这些深藏的数据
如果说,哈佛大学招生系统对付亚裔美国申请人使用了三斧头,斧斧砍在要害。那么这次SFFA对哈佛歧视亚裔学生的揭露使用了两次打击战略,一次比一次狠。上面的分析曝光仅是首次打击,他们在报告的后面部分抛出了更致命的重磅炸弹,他们揭露哈佛内部曾经存在一份有关歧视亚裔学生的秘密调查报告。[全文]
-
在南极冰层1公里下探寻中微子,有什么新发现
新的发现发生在那遥远的地方,在真正的天涯海角——南极极点,在千年冻结的冰原之下,有一座称之为“冰立方”(IceCube)的中微子天文台。2017年9月22日,该天文台的计算机测试到了能量高达300Tev的中微子,它比人类最强大的日内瓦大型强子对撞机产生的最大能级还要高30倍。[全文]
-
把量子通信也算作国之重器,是否太多了些
量子密钥分发从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来看,与传统密码系统根本无法相比,当然也无法取代传统密码系统。如果一定要把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称为国之重器,国家的重器是否太多了一些,中华大地是否会有难以承受之重的感觉?[全文]
-
干货来了!京沪量通工程必要性的全面分析
宣传“量子通信”必要性和重要性的逻辑是:即将出现的量子计算机可以轻易破解传统密码系统,而量子通信技术能够提供绝对安全的保密通信,所以必须尽快加速建设量子通信网络以解信息系统安全的燃眉之急。事实证明,作为逻辑推理的这两大前提都是错的。[全文]
-
数据揭示,科学界的“标题党”也越来越盛行了
大量证据表明,科研工作的大量投入,换来的却是研究成效的急剧下降。但使用积极和肯定的词汇的频率,四十年来相对增长了880%。特别是“强健”、“新颖”、“创新”和“前所未有”等词汇,其使用频率的增长比例竟然达到2500%至15000%![全文]
-
量子计算机出现后密码安全咋办,中国学者也参会讨论
本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主持召开了首届后量子时代公钥密码标准化的国际会议。最令人高兴的是,国内有三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发言,他们分别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我预祝他们的的活动圆满成功,我也为我的两所母校在世界前沿学术研究中的积极态度感到到自豪。[全文]
-
互联网安全新长城获得批准 为何不兼容量子通信
2018年3月23日,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批准了TLS1.3的正式运行版本,为互联网安全筑起了新的长城。这是互联网发展道路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当我们享受着互联网种种福利时,又有多少人会感谢那些设计、运行和维护TLS的工程技术人员呢?[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