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美国大选观察
观察者网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解读2020美国大选,为您带来最靠谱分析。
-
美国民主赢了还是输了?
应该把这场“热闹”看作是美国民主制度负面因素的一种集中表现,还是传统“自我纠错”机制的实践?这在某些时候关乎某种信仰和取舍。理论上拥有全球最发达政治科学的美国,它的制度运行为什么出了问题?难道仅仅把锅推给特朗普和少数政客吗?
-
美国大选选情快评:悬念还剩下5个州
威斯康辛、宾夕法尼亚和密歇根,三局必须赢两局,拜登才能获胜。但不管局面上谁领先,恐怕都得法庭见了。
-
选举可能还远未结束
目前为止,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双方都已经不可能大胜,最终胜者的优势恐怕会较小。拜登给予高度期待的“阳光带”除了亚利桑那外其他已经希望不大,所以焦点都会回到“铁锈带”拜登是否能重新夺回蓝墙。
-
我在现场投票,拒绝了党派志愿者的“好意”
由于美国几乎所有县在居民区附近都建有公共图书馆,投票站一般都会安排在此处。除了大家并没有太保持社交距离外,投票的整个流程算是比较顺利的。
-
无论结果如何,特朗普已经“赢”了
美国分立的“三权”现在都在特朗普手里: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只要特朗普不想交出总统位置,什么借口都可以。要堵反对者的嘴,需要一个合适的名头,但特朗普和拜登爆的都是典型“美式黑料”。美国虽然国力还在,其务实精神已经几乎被消磨殆尽。
-
小心!不要掉进“美国大选陷阱”
中美大国竞争关系及其对中国战略安全环境的影响,很多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形成的跨党派共识的结果,与美国大选并无直接关系。
-
权力和平交接都成奢望,华人彩票官方:这真的不是曾经那个美国了
今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向我们展示了也许美国政治正在贴近某种极限,如果这个国家的权力交接维持和平稳定都不能确定,福山描述的“政治的衰朽”可能已经到来。
-
大选小事:除了他俩,选票上还有第三个选择
本期VLOG!我的朋友发给了我一张洛杉矶中文选票的照片,上面除了特朗普和拜登以外,还有一个选项:自填候选人!嗯?于是我问了问我的家人,以及观察者网的编辑朋友们,他们会填谁呢?如果让你们来填,你们选谁?
-
张维为对话斯蒂格利茨:特朗普再当选,会有什么黑暗后果?
特朗普是个威权主义者。他不理解民主价值观,脑子里没有这根弦。他喜欢签行政命令,喜欢突破规范甚至法律。说句实话,我很担心。
-
拜登当选后,它们就要成为美国“官媒”了
揭露拜登和其儿子“丑闻”的报道被公然掩盖。这些掌握着大量新闻流资源的大平台,难不成要在拜登当选后,直接变成美国“官媒”?他们自称把美国从特朗普手中拯救出来以后就“金盆洗手”。可品尝过胜利果实的他们,真的会见好就收吗?
-
马意骏看大选2020:大选来了,蓬佩奥你又开始了?
我在2016年预测了特朗普当选。但今年我不知道谁会赢。不过,蓬佩奥又开始他的“表演”了!他和美国国务院又跳出来污蔑中国“暴力对待宗教”。这是什么鬼话?我在中国生活了21年,21年来中国的宗教状况从未改变。就让我用我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中国的宗教生活究竟如何。
-
美国再次伟大,需要的是一场自我颠覆性内战
中美之间未来如果发生重大且致命的冲突,根本诱因是美国要寻求自身的政治变革、价值变革和经济社会变革。班农等右翼人士眼中的中美冲突,是实现美国伟大复兴的献祭品。且不说这种论调何等荒谬,我们是不是要“配合”成为其复兴垫脚石?所有中国人都坚定持反对意见。
-
美国内乱,与被锁定的港台“特粉”
美国总统的选战已经“延烧”到了港台地区。知名的美国媒体,如《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等,都抨击了亲特朗普的中文媒体发布不实消息,而民主党也对蔡英文当局“押宝”共和党感到不满。这些情况反映了美国国内的尖锐矛盾。无论选举谁赢,内乱都可能发生。
-
欧美“进步派”真的进步吗?从一个比利时“纳粹”说起
金斯伯格法官离世后,美国国内保守派与进步派的争斗在近一段时间达到了一个高潮。巴雷特上任,只是法院内部新一轮斗争的开始。保守派已经在期待最高法院否决一系列“进步政策”,而进步派则试图捍卫他们曾经取得的权益。同样的理念争斗,其实也发生在二战前……
-
特朗普可能赢不了,但美国选民已沦为“透明人”
特朗普团队建立了一个包含2.2亿人的数据库。在融合政府部门、信用卡公司以及社会团体等数据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包含差不多4000至5000个数据点,比如消费状况,订阅什么杂志,开什么车,住在哪里,是否喜欢打猎、钓鱼以及投票情况等等。
-
一亿选民不投票
美国《选举权法》颁布后,已运行超过半个世纪,总体还算平稳,但无法遮掩重大问题:近1亿合格选民无法被纳入体制,老年人和白人决定谁当总统,合格选民的1/4就能决定国家走向,年轻人、少数族裔和低学历人群对政治漠不关心,成体系的选民压制手段广泛存在。
-